傳百藝匠一心 美學證道哲理
康淳菁合十2023.10.29
「傳百藝 匠一心」,為中華民國傳統匠師協會,跨年度在佛舘最盛大的會員聯展,細細品味,觀賞每一件作品,都是優秀工藝師,透過長年心力、實力,在不斷創作中,將中華五行色彩吉祥紋飾,將職人熱情心血體現展露。
走入佛陀紀念館本館第四展廳,還未踏進門,就被造型氣宇非凡高掛的門神紅光驚艷,百工匠師圖也融合中西元素設計;驚訝還有許多工具及材料的佈置,讓匠師們技藝精湛,佈展自成一格,真是獨特。
展出內容多元,除了精緻細木作、金工、竹編、陶藝、粧佛、剪粘、女紅纒花、漆線雕等傳統彩繪;還有、玉石、皮雕、立體草編、刺繡、拼布等等項目,這見證匠師日常工作是多麼繁複,但為了延續和保存傳統文化資產工藝,其功其技其廣美,實令人讚嘆!
展場分別以「天、地、人」為主題規劃,將大自然的一切因緣與信仰連結,然而天地雖大,人心卻比天地更大,這些年來,全世界發生許多重大天災地變,其實有時是人禍造成,誠如侯志明創作「權衡」,這是古代稱量物體輕重的器具,告誡商家,若缺斤減兩會損福少祿,這作品蘊含生活哲學,值得省思。
「天地人」就如專家,一直呼籲地球暖化,請大家要節能減碳並提倡綠能應變,倘若逆天而行,就要嘗受惡業果報,如果不尊重大自然運行道理,天必降災責難示懲,因此佛經才有謂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;能以廣大心量包容不同的人事理,當能超越時間和空間,所以人人若都能依循規矩行事,則世間一切行為就能任運得宜。
欣賞過「北港百工、匠心具足、寺廟就是一座工藝博物館」,現在再觀賞「傳百藝匠一心」,實是美學證道哲理,只要您親臨展場,就會知道佛舘推展文化藝術教育不遺餘力,不論書畫或工藝,每一次展出,即使不同領域,都能看見佛法融入其中。
匠能之道存乎一心,能把天地寬容敦厚、人慈悲愛物的和諧,融入創作中,足見百師技藝更細微,創作雖不易,但萬法唯心,喜見所有作者於心於技,將藝術美學魅力展現無遺;猶如佛教祖師大德們,明知東進西行弘法難行,卻能知難而能行,感恩觀展亦如得諸佛菩薩佛光普照。
佛光山佛佛陀紀念舘以文化弘揚佛法,並致力推動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傳承之責,希望結合讓十方信眾都能欣賞傳統工藝之美,歡喜大家都能欣賞充滿感性與知性的藝術。
謝東哲創作剪粘(秋菊•事事如意)↑
黃紗榮創作木雕(親情)↓
陳惠美創作纒花(喜宴)
施敦仁皮革創作(達摩)
侯志明創作木藝規矩(茶道)
運用木質特性
設計立體錯視的蜂巢杯墊
蜜蜂骨架是茶針
蜂頭為茶針架
蜂身為蓋置
蜂尾是茶則
真是充滿巧思茶器組合
侯志明的木藝創作(權衡)充滿人生哲學
林碧燕創作陶瓷藝術(雲遊)
所有工藝大師至理名言勉勵卷軸
李麗卿創作漆藝(清淨)
百工匠師圖融合中西元素設計
王肇楠創作細木作(七星福照-七巧桌)
「筊杯和木頭籤」是臺灣特有的文化


.jpg)
.jpg)
.jpg)
.jpg)
%EF%BC%8C%E9%81%8B%E7%94%A8%E6%9C%A8%E8%B3%AA%E7%89%B9%E6%80%A7%EF%BC%8C%E8%A8%AD%E8%A8%88%E7%AB%8B%E9%AB%94%E9%8C%AF%E8%A6%96%E7%9A%84%E8%9C%82%E5%B7%A2%E6%9D%AF%E5%A2%8A%EF%BC%8C%EF%BC%8C%E8%9C%9C%E8%9C%82%E9%AA%A8%E6%9E%B6%E6%98%AF%E8%8C%B6%E9%87%9D%EF%BC%8C%E8%9C%82%E9%A0%AD%E7%82%BA%E8%8C%B6%E9%87%9D%E6%9E%B6%EF%BC%8C%E8%9C%82%E8%BA%AB%E7%82%BA%E8%93%8B%E7%BD%AE%EF%BC%8C%E8%9C%82%E5%B0%BE%E6%98%AF%E8%8C%B6%E5%89%87%EF%BC%8C%E7%9C%9F%E6%98%AF%E5%85%85%E6%BB%BF%E5%B7%A7%E6%80%9D%E8%8C%B6%E5%99%A8%E7%B5%84%E5%90%88%E3%80%82.jpg)
%E5%85%85%E6%BB%BF%E4%BA%BA%E7%94%9F%E5%93%B2%E5%AD%B8.jpg)
.jpg)

.jpg)

.jpg)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